故事:儿子掉河里变傻子,无意听见邻居对话,才知儿子是被谋害

2025-04-06 18:43  每天读点故事

每天读点故事APP作者:桃花红河水胖

1

耕宝从县城的人民医院回到亭方镇那天,听了消息的人路过秦芳家院门口时就停了脚步,踮脚探头朝里瞅,期待看到点什么,又带着同情和不忍。一如两年前大海死的时候。

半天过去,院子里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响。探头的人便自言自语:“不知孩子到底咋样了。”人却不走,依旧站着。

又有人路过,话终于有了传递对象和回应。

“听说只留住了一条命,脑筋坏掉了。”

“钱花掉不老少。”

“秦芳这下可要怎么活。”

“这女人年纪轻轻,苦命。”

要么说,话靠一张嘴两张皮呢。昨天还是圆的,今天就扁了,有时还被扯成直的。倒不是说亭方镇的人像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他们只是习惯了根据境遇不同随时调整自己的判断而已。

“年纪轻轻、苦命”的秦芳正躺在床上睡得沉。她一只胳膊揽着边上的耕宝,脸上看不出悲伤难过,凑近看,甚至是平静的。在人民医院的二十七天,她没睡过一个整觉,不是盯着老不睁眼的耕宝,就是走神看连在耕宝身上的仪器。

那些仪器让秦芳提心吊胆。它们冷冰冰的,夜里也闪着红光,它们有时还叫唤,滴滴,嘟嘟……一叫唤,秦芳心就猛一蹦,手条件反射般伸到耕宝鼻子底下,去探耕宝的鼻息。

现在,她似乎要把那二十七天缺的觉彻底补回来。她心落下来了——没了希望也会让人的心落下来——再不会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惊得自己打摆子一样抖了。

回来前,医生劝她,“出院吧……目前只能这样。”

“以后呢?”秦芳问。

医生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她果然抓了字眼,他不该加“目前”的。可就算见惯生死,悲悯之心从没真正死去,何况在一个年轻却形容枯槁而又没了丈夫的单亲母亲面前。

他硬着头皮说,“医学在进步,不排除有奇迹。而且孩子的恢复能力,有时超……”

医生再说不下去。

秦芳明白这就是通知书了,给耕宝判死刑——不,死缓——的通知书。她的目光从白褂医生脸上移到躺着的耕宝脸上。

耕宝的鼻头还那样微微上翘着,憨憨地,和大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耕宝的眼睛不再是从前那双眼睛,它们没了光。

秦芳带着耕宝回了亭方镇。

2

秦芳老把耕宝抱手里。

自从遭了这一劫,耕宝变成了超大号婴儿,不认人,坐不住,站不稳。医生还让注意抽搐,万一咬着舌头的话……

秦芳想到医生的话,不寒而栗。

可活着就要吃饭、要挣钱,秦芳想了主意,把家里一只带扶手的藤椅搬了出来,打算用粗布编条把前面绑出道“栏杆”。这样耕宝放在里面,就算人歪斜了,也栽不下来。自己干活儿时,更是能一回头一抬眼就看见他、看见他的小脸。

一回头、一抬眼……要是那天……

秦芳嗓子眼一阵酸胀,眼泪忽然涌出。这让她诧异。这两年,她流过多少眼泪?大海走的时候、大海走了以后、陪耕宝在医院的几十个日夜……都能用盆儿接了。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眼泪的。

从县城医院回来后,来家安慰秦芳的不少,左邻右舍,这回都齐了心——齐心不是什么好事。他们说秦芳命硬妨人,说秦芳和赵宗义不清不楚时也是齐心齐嘴的。

“养孩子就是种庄稼,谁还不赶上个把欠收的年份?”

“秦芳你心要宽,你路还长,你还要活人。”

……

秦芳想,心不宽,够死几回了。秦芳又想,路不长倒好,就怕路太长了,还不晓得通向哪里。

她把耕宝抱到改造好的藤椅上,像放一只薄壳儿鸡蛋。耕宝的脑袋软软地歪在一边,涎水挂下一串,他的眼睛不追光,也不追人,懒懒的。秦芳拉起他胳膊,把他身体往前带了两带,耕宝木偶一样,一扑,果然被那些栅栏样的软布条给接住了。

栽不下来了。秦芳松口气。

蹲了半天,起身时,有些晕。她拍拍额头,朝后使劲仰了仰脖子,仿佛这样能把眩晕给倒回去。

就是这一仰,她看见了赵家晒台上的赵可。赵可穿一身红白蓝相间的三色拉链衫,想不注意都难。

秦芳怔了怔,而赵可也似乎被秦芳这一注意到给吓了一跳,她很快转身走下去。

要找空上门去谢一谢小姑娘吗?秦芳有些踌躇,也倍觉为难。

这一家人,秦芳平日里是很忌惮的,面对面碰上都低下头走。可耕宝出事那天,却是赵可喊她的。

那天她正把从大海旧毛衣拆下的毛线箍在膝盖上绕,就快入秋了,她打算给耕宝织两件背心,忽然就听见一连串尖利的喊声。

“秦姨秦姨秦姨!耕宝掉河里了!”

秦芳的脑袋里哧剌一声响,“天爷!”她扔了毛线,脚弹簧一样跳起来。

脚上那只袢扣坏掉的黑布鞋什么时候跑掉的,秦芳一点不知道,她只怕天要掉下来了,自己的天,耕宝的天,她跑得像个疯女人,想要快点去擎住那片要掉下来的天……

到底没擎住。

秦芳和赵可一前一后冲进水里,紧随其后的宋三爷一个猛子扎下去,把耕宝弄上岸。随后,宋三爷又飞奔着把孩子抱进了南巷口对过的卫生院。

耕宝脸色已经发了紫,医生撬开他嘴做人工呼吸的功夫,吩咐人,“赶紧往县城送。”

“脑缺氧,肺积水,时间久了。”人民医院的医生说。

“救我!”秦芳蓬头散发,眼睛赤红,手指铁筢子一样扣住人手腕。

医生以为秦芳受了刺激精神错乱,却不知秦芳说的是心里话。

她生怕自己眼下忽然死过去,可耕宝还没死,他还有气,她还不能死……

每每想到那天,秦芳的脑袋都像又过了一回电,疼、麻。

她再不曾有勇气去碰一碰那绕到一半的旧毛线。

3

赵可已经很多天放学没经过我家门口了。她一定绕了路回家。赵可绕路便是不想理我,我便不能去找她玩耍。

赵可的爸爸倒还每天几次骑着那辆凤凰牌二八大杠在巷子里来来回回,但他也像多了心事,他不再声音很响地喊我“二小”,也没扭头笑盈盈地问:“怎么不来和赵可玩啊?”

有一天,我学着大人的样子主动喊他“赵厂长”,他吓了一跳转过头来,自行车都趔趄了两下。

难道他和赵可妈妈又吵架了?每次吵完,她爸就一副呆愣愣的样子,变了个人似的。

我在赵可家玩时,见过好几次赵可的爸妈吵架,可能当我小毛孩子,他们并不避我。

“今年鞋又给人拿去几双了?”

“我天天有鞋朝家拿?厂是我一个人的?你娘家人长几双脚?”

“她一双脚你一年不也朝她家送几回?有本事你娶她进门。”

“少说两句没用的行不行?”

“你做有用的就行。”

赵可的爸妈吵得很“文明”,他们嗓门不高,动静也不大,他们就像在说话,上面这样的车轱辘话。

有时也讲故事一样,说我听不懂的话。

“别以为现在当了厂长,尾巴就翘起来了。不想想当初……我跟你留在这鬼地方图什么?”

“谁栓住你了?腿长在你自己身上。”

“赵宗义!”赵可妈妈被气到了似的,声音发了高,旋即降回去,冷哼一声,“我腿自然长在我身上,她两条腿是怎么长在你身上的?”

“放屁!”

“说我放屁?你狗爪子没上人身?这是我逮到的!别敢做不敢承认!”

赵可的爸爸就没了声音。

那次我扒着赵可房间的门缝偷偷往外看,赵可的爸爸正背靠在折叠椅上抽烟,烟灰都挂老长了,他也不晓得弹一弹……

等转头看向赵可,赵可的眼泪正滴落在地面上,一颗一颗,氤成好大一片。

“我爸妈都扔茶杯的,还扔热水瓶!”我压低嗓门儿说。意思是这根本没什么好哭的,这种架要是在我家天天吵,我也觉得没关系。

“你懂什么!真想死了算了。”

赵可算得上我们巷子里最厉害的女孩儿了。她的爸爸是旅游鞋厂的厂长,她外婆家在上海,她穿我们从没见过的滑雪衫,她很“讲究卫生”,她还有很多奖状,足足贴了一整面墙。

三好学生的多,五花八门的更多,连学校动员我们捡桑葚果勤工俭学,最后也会给她发一张“表现突出”的奖状。

这不,耕宝落下河,她喊了两嗓子秦姨,跟着跳进河里了一下,学校也贴了大红纸表扬信呢!红纸上用大字写了赵可勇敢跳下水,帮助救助落水儿童的事迹,表扬她见义勇为、品德高尚……

说起来,赵可不再理我就是从贴表扬信那天开始的。

那天我站在大红纸下面,和人讲当时的场景。一方面,我真的目睹了赵可冲去河边,我愿意别人知道我和赵可熟。另一方面,我的讲述里有了我自己,哪怕只是个旁观者是个配角,也让我莫名其妙有光荣感。

赵可就是在我讲得眉飞色舞时出现的。她让我别说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就是不许说,一个字都不许。我觉得很没面子。虽然赵可常用这样的口气和我说话,可那是在咱南北巷,这是在学校,还有我同学在呢!

为挽回颜面,我执拗地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赵可真愤怒了,她说:“再也别让我听见‘为什么’,再也不要去我家!”说完恨恨瞪我一眼,走了。

她还恨恨地瞪了大红纸表扬信一眼……

4

我还是决定去赵可家找她。

爸和妈吵了架,都是爸先开口,爸说他是男的,让着点女的。妈说他是皮厚。

我也是男的,我也可以皮厚。

我先去了西河口,找芦苇花。其实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可功夫不负有心人,真给我从沿河靠水的地方找到了一根。

我很雀跃。赵可特别喜欢芦苇花,夏天的时候,她总爱站在晒台上看西河两岸被风吹得微微摆动的芦苇丛。

赵可家住两层的楼房,晒台从二楼搭出去,高,望得远。能望见宋三爷家鸡棚里那只花冠大公鸡吃食,望得见秦姨家的院子,能望见通往西河口的巷道,能望见波光粼粼的河面……

我拖着那根细芦竹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秋天一来,天就黑得早,黑得趁人不注意——刚才去赵可家时天明明还是白的呢!

赵可家今天院门关着。我轻轻拍了两下,又重重拍了两下,都没人应。

“又去西河口了?你要像耕宝一样被淹死吗?”一到家,我妈就骂。

“耕宝又没淹死。”我嘟囔。

我知道秦姨好多天前就带着耕宝回来了。写作业时,听我奶和别人闲话过。

我妈扯下晾衣绳儿上一条晒得发硬的旧毛巾照着我抽,“才多大的人就知道回嘴!耕宝没被淹死,可魂被勾走了。连赵可下了趟河,魂都丢了,你晓不晓得?你个没魂大胆的。”

“赵可怎么了?”我放下挡住脸的手臂问。

“病了!”我妈气咻咻地,“你要再敢去西河口,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我竟吁出一口气,原来赵可是病了啊,她不是不理我。她不会这么久不理我的。

第二天早上,我说头疼、没力,不想上学。我妈有些慌,又摸我脑袋又捏我手脚,发了回慈悲,同意我请天假,可要带我去烧香。

我暗暗叫苦——我哪儿也不疼,我只想把昨晚那根芦苇花给赵可拿去……

从南北巷最北面穿过一小片农田,有个搭在大树下的土地庙,初一十五总有人去。我妈上了香,嘴里念念有词,最后扔了张一元的纸币进去,想想,又扔了一张。

两元呀!我上一学期学才交三十元!

我妈拈了一撮香灰,用纸包好,说回家冲水我喝。我正要抗议,看见赵可妈妈手里抱了两大把香进来了。

“二小今天没上学?”赵可妈妈一贯没赵可爸爸热情,她很少主动和人打招呼,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今天破天荒。

我妈很神秘地把脑袋凑过去,说:“这个讨债鬼,昨个傍晚去了西河口惹水,今天早上醒来就喊头疼。我晚上再带他去河边烧点纸。你别光说赵可寒热,孩子老做噩梦就该烧点纸去。”

赵可妈妈扯了下嘴角,是个笑的意思。

“阿姨,赵可今天上学了吗?”我猜没有,可还忍不住张了嘴问。

“在家呢。”

“那我能去找她玩吗?”

赵可妈妈顿了顿才说:“等赵可身体再养一养。以后。以后再来玩。”

出了土地庙没几步,我妈就说我不识趣,不会看人脸,话多……

——我怎么不会看人脸?我看赵可妈妈今天就像有心事。

我妈裹婴儿一样,把我安顿在床上,让我好好睡一觉。她一出门,我就偷偷摸摸下了床,犹犹豫豫半晌,还是拖上昨天撅回来的那根细芦竹,往赵可家走去。

我想好了,要爬后院墙边的那颗银杏树上去。只要爬到院墙的高度,就可以顺楼梯上赵可家二楼,然后再上晒台。上了晒台我就能看见赵可房间的写字台,她也一定能从对窗的写字台看见我。

我为自己的聪明感到得意。

然而那棵老银杏树的粗壮超出了我的想象,两手勉强抱得过来,可使不上力,往上窜一窜,又滑下来。几个来回,裤子破了,开了档,手掌心也发红发热,生疼。

我蹲在树下喘气,怀疑喝下的香灰水和武打电视里的毒药蚀骨散什么的一样。不然我怎么没了力气?

就是这时,从赵可家猛地传来一声怒吼——是赵厂长的声音。

“烧香烧纸能保佑她?你还帮她瞒?我今天非打死这个害人精!我告诉你,她问题就出在根儿上,小小年纪!”

哪个祸害?烧香保佑的不是赵可么?

“心疼了?心疼了你过继回来养啊!问题要出也是出在你根儿上!”这是赵可妈妈,她嗓门今天难得的大。

正发愣,我又听见一声似乎是皮带撞击门框的声音。

我腿不知受了什么支使,站起来就往赵可家前院门跑,一下把一手抱着耕宝,一手端着盆老菱角的秦姨撞得“啊哟”一声。

老菱角撒了一地,耕宝哇哇哭,我呆呆站着……

5

如果不是晚上碰到二小妈在西河口烧纸,秦芳是不会再去赵宗义家的。

就是那一去,让秦芳的生活乱了。

儿子掉河里变傻子,无意听见邻居对话,才知儿子是被谋害。

那天白天她煮了些老菱角给宋三爷先送去,再去给赵可送,结果撞上赵宗义两口子吵架,一盆菱角又给南巷的调皮鬼二小给撞翻了。

本打算作罢——不作罢能哪样?秦芳听到那句“心疼了你过继回来养”就知道赵宗义老婆在拿自己说事——可二小妈在西河口烧着纸,说从耕宝落了水,赵可那孩子就病了,断断续续,总也不好。

秦芳心又不安了,想还得硬着头皮去人门上一趟,看一看。

谁知赵宗义老婆避她如避瘟疫,门缝都没开大,冷脸冷面地让秦芳回去,别妨到别人家的人。

赵可却在这时从房里走出来,也不过几十天没见,这孩子瘦得芦柴棒一样。看见秦芳和耕宝,倒像见了鬼,哇地哭出声。

赵宗义家的院门砰一声关上了。

秦芳回到家,把耕宝抱在怀里木木傻坐了半天。自己真那么妨人?还妨到赵可了?自己命当真就那么硬?

可命硬的人不该活这么苦啊!大海你个不要脸的,一声不吭丢下我们娘儿俩就走;耕宝你个娃!医生说你落水时间久了——八分钟是关键救助时间——妈都跑得飞起来,脚板心跑得起火了,你怎么就不肯多等两分钟三分钟?

秦芳久久地把脑袋贴在耕宝柔软的小脑袋上。

忽然地,她像被人从后猛扯了头发,一下直起身。

赵可发现耕宝掉河里,喊她,她起身,跑,隔壁的宋三爷扎猛子下去捞起耕宝,飞奔抱进南巷口对过的卫生院……要几分钟?超过八分钟吗?

秦芳不知道。

可偏偏这时,她想起了赵宗义夫妻俩那天早上吵架的话。

“烧香烧纸能保佑她?你还帮她瞒?我今天非打死这个害人精!我告诉你,她问题就出在根儿上!”

“心疼了?心疼了你过继回来养啊!问题要出也是出在你根儿上!”

秦芳脑子里像水坝放了闸,水、杂草、数根、破薄膜……一起冲了进来,冲得她东倒西歪,辨不清南北。

难道……不会不会,赵可平时虽和她妈一样,不待见自己,可那天跑得多急,她几乎跟自己同时冲进河里的。看着自己和耕宝上车往人民医院去时,她站在路边哭得多伤心!

但那惊悚诡异的念头像小丑一样,不停在秦芳脑子里进进出出。

秦芳决计弄清楚。(作品名:《晒台上的眼睛》,作者:桃花红河水胖。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禁止转载)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故事精彩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