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傻里傻气的奇葩兵器,简直笑死对手!

2025-04-06 23:12  热梗制造中心

最近《绣春刀2》取得了不俗的口碑,除了让少女们舔屏的张震,片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兵器也是一大亮点。

今天文字君就以「绣春刀」为引子,搬几样另类搞笑的奇门兵刃给大家开开眼。

「绣春」二字,最早出自杜甫的《入奏行》:

绣衣春当霄汉立。

起初用于形容园林秀美,后来成为了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和皇家御林军华丽炫酷的佩刀名。

古人云:

剑为兵之君子,刀为兵之霸者。

华美的绣春刀佩戴在人人忌惮的锦衣卫身上,正透露出一种邪魅的恐惧

在电影官方的设定中,张震饰演的沈炼使用的两把刀分别被中二地命名为:

飞杀弩·力贯

绣春刀·曳云

曳云,出自李贺的《瑶华乐》,形容周天子骑八骏神游昆仑云间的英姿:

曳云拖玉下昆山。

当曳云被丁白缨的宝刃斩断后,沈炼拿出了家传宝刀——绣春刀·雷切。刀身的云雷花纹完美契合了绣春刀的「绣」字,在锻打工艺中形成的美丽纹路称为「地肌」,颜值和张震一样高。

抛开酷炫的外号,绣春刀按样式要叫「雁翎刀」。顾名思义就是像大雁的羽毛一样,刀姿狭长而变弯,适合挑、刺。

明世宗赐诗中曰: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唐朝吴道子《地狱变相图》中夜叉佩戴的「雁翎刀」/

电影中的兵器还有野性狂浪的苗刀、刁钻灵活的西洋剑、收放自如的流星锤……但跟我国历史上各种演义、武侠小说中的奇葩兵器比起来,这些还是图森破。

在《说唐全传》、《荡寇志》这类夸张到不怕事儿大的娱乐型古典小说中,出现了下图这种兵器,抱歉有点蠢萌,我忍不住有点想笑,拿着娃娃上战场真的好么?

这个东西叫作独角铜人,又名娃娃槊,是马槊+锤子的一种衍生变体,可以称得上是兵器中的卡通异形了。

梁羽生作为老派武侠作家也继承了这种不实用又傻里傻气的兵器。一般都是那种野蛮异族武将出来招摇跋扈时使用的装备,但下场往往都是酱油角色。

/ 《少林兵器总谱》中亦有独脚铜人 /

《水浒传》后半部罗贯中续写的部分更注重奇技淫巧,其中淮西大寇王庆的部下有号称纪山五虎的五个偏将,其中一个名为袁郎的使用的一种兵器叫作水磨炼钢挝

「挝」古通「抓」,这玩意其实就是两个大铁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痒痒挠。

《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一的云中鹤也有类似的铁爪钢杖。

这个「痒痒挠」还有个兄弟叫作笔挝,有人说它是武侠小说中用于点穴的判官笔,还有人说这是一种这样的兵器:

笔挝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以铁制,其重量不亚於斧钺,旧式仪仗中时见之。

这个造型就奇特了,这是一种头为拳头形状,拳内握着铁钉的奇怪兵器,你见过挥舞着大铁拳头打架的嘛!难不成是在玩儿猜拳?

这在古代非主流小说中又被称为禹王槊,在一种演义说法中是唐末五代时期十三太保李存孝的重兵器。但显然这是非常不实用的,只能在想象中存在。

在《隋唐演义》中天下第二好汉宇文成都有一种霸道的兵器名叫凤翅鎏金镋,上有类似鹿角般扭曲的利刃,看上去像一个傻里傻气的大叉子。

这种武器其实并不存在,而是搬用了戚继光的发明。它真实的名字叫狼筅狼牙筅,是明朝矿工起义军以农具改装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

其械形体重滞,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

/ 鸳鸯阵模拟复原图 /

之前民国背景的功夫电影《师父》中,廖凡使用了一种双半月形武器。

看起来像是两个一大一小叠加的月牙儿,也像是同心同伴的鸳鸯,它的名字叫子午鸳鸯钺。

这玩意,相传为清嘉庆年间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独门兵刃。——这位大佬,就是著名长篇传统评书《童林传》的主人公。

如果把子午鸳鸯钺再加上两个小爪子,便升级为加强版的子午鸡爪鸳鸯钺,适合近战钩、扎、割,鸡爪用来加强锁挂破解长兵器的效果。

不得不说,果然名字长的东西更有逼格,有种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感觉。

蒺藜就是刺,骨朵是说这种兵器像花骨朵的形状,就是一种有点萌的小刺锤。

最早是西羌传入,在小说中主要是异族的武器,《三国演义》中描写五溪蛮族首领沙摩柯:

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

《水浒传》中方腊手下两个唤作雷炯、计稷的将领也各会使一枝蒺藜骨朵。

《修罗战场》中丁白缨手下的丁泰使用了霸气骇人的重兵器狼牙棒,这种兵器适合膂力过人的狂战士型武将,典型代表如《水浒传》中的「霹雳火」秦明。

关于狼牙棒我们还要从一种重型长兵器——说起。

槊是由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隋唐为顶峰的一种重型骑兵常规武器。隋唐名将如尉迟敬德、程咬金、秦琼都是使槊的高手——是的,历史上的程咬金并不用大斧子。

他们作为唐太宗的骑兵主力组成了著名的玄甲队。史***载尉迟敬德:

擅解、避槊。

齐王李元吉也对自己的槊技很骄傲,但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尉迟敬德竟在演武中夺取了李元吉的长槊。

隋唐时期的勇将单雄信也是用槊高手,《资治通鉴》记载:

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

在《说唐全传》中单雄信被塑造成黑道五路总瓢把子,他的槊名为金钉枣阳槊,槊头为圆形如枣的铁锤,上面密布六排铁三钉,重达一百二十斤。

《酉阳杂俎》演绎了他将伐枣树砍伐作为枪杆,造一重达七十斤的枪头,称为寒骨白。可以看到槊在此时被演绎成类似狼牙棒的重型带刺武器。

关注和分享,总有一个在路上~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